YT
收益代币
YT 代表对质押的生息代币的收益权,通过质押 SY 并指定一个锁定时间而铸造。
底层机制:
质押:用户质押其 SY 代币并选择是否启用 UPT 模式。
铸造:质押后,将按 SY 代币的质押数量乘以质押天数铸造 YT 代币(例如,质押 1 SY-wstETH 并锁定 365 天,将会铸造 365 YT-wstETH= 1.1 ETH),所以理论上 1 个 YT 代表 1 个 SY 的 一天所产生的利息收益。
赎回:SY 的利息收益将会随着时间不断累积到对应的收益池,用户可以在任意时刻选择赎回 YT代币对应的利息收益,每个 YT 的可赎回价值按以下方式计算:
重点须知:
YT 本身没有到期日,是通用的 ERC20 代币,其可赎回价值也不会随着时间归零,而是相反,其初始价值为 0 并会随着时间增长,这一点与市场上的其他协议不同。
为确保 UPT 的稳定性,若用户在质押时启用 UPT 模式,其铸造的 YT 将不可转让。
YT 的价值逻辑
YT 是一种与利率挂钩的代币,理论上 1 个 YT 代表 1 个 SY 在一天内产生的利息收益。
当 YT 首次铸造时,其可赎回价值(即销毁 YT 后可获得的利息收益)会从零开始随时间逐步增长。销毁 YT 赎回利息并不会影响 YT 的可兑现价值,因为赎回的收益是等比例的。YT 的可赎回价值只会在铸造新的 YT 时降低,但这种降低是暂时的,因为新的生息代币质押后会继续积累利息,最终弥补这部分价值。
理论上,YT 的可赎回价值所对应的锚定利率在达到生息资产的实际利率时会停止增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 YT 的锚定利率突破这一上限:
提前销毁 YT:当部分用户在其质押的生息代币锁定期结束前提前销毁 YT 时,YT 的总流通量会减少。由于收益池仍在持续积累利息,这使得未来每个 YT 所能赎回的利息收益相对增加。
到期未赎回本金:如果部分用户在头寸锁定时间到期后没有立即赎回其生息代币本金,这些未赎回的代币将继续产生利息。这些额外积累的收益会进入收益池,从而进一步提升每个 YT 的可赎回价值。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会引发以下两种结果:
长期质押者收益增加: 未来销毁 YT 将能赎回更多收益,从而提升长期质押者的回报。与此同时,后续新质押所铸造的 PT 价值会降低,导致对应 SP 的固定利率提高。
套利机会,锁定更高利率: 用户可以在自认为的利率最高点,通过质押更多生息代币来铸造新的 YT 并立即销毁以套取利息收益,锁定更高的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用户的锁定头寸到期后不销毁 YT 也不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收益,因为未销毁的 YT 所代表的收益依然在收益池中作为其他人的待分配收益。
数学模型
YT 的机制虽然看起来很简洁,但是由于 YT 可以自由交易,并且任何持有 YT 的用户可以随时赎回利息收益,所以这其中会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博弈过程,从而引入一个极其复杂的数学模型。
下面我们构建一个最小的模型来计算无常损失。
假设收益池中此时的积累的利息收益为 0,我们将 1 个 YT 锚定的 1 个生息代币 1 天所产生的利息收益设为 y。用户 A 质押了 a 个生息代币并锁定 m 天,这会铸造 am 个 YT,我们将此时其他用户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看作用户 B 质押了 b 个生息代币并锁定 n 天,这会铸造 bn 个 YT。
在 t 天之后

用实际收益除以预期收益再减 1 可以得出无常盈亏率 (IPnLR) IPnLR = (Actual Earnings / Expected Earnings) - 1

再用 IPnLR 乘以各自的实际收益 aty 与 bty 可得各自的无常盈亏 IPnL IPnLa = IPnLRa * Expected Profit_A IPnLb = IPnLRb * Expected Profit_B

从上图可以得出,用户 A 的与用户 B 的无常盈亏守恒,如果用户 A 与 B 锁定的时间相同,则双方都没有无常盈亏。也就是说一个用户的无常盈亏和质押池中其他用户的加权平均天数相关。
当然上面只是一个最小化模型,实际情况受到多方博弈的影响会更加复杂。所以我们会设定一个最长锁定时间限制 MaxLockInterval,用户锁定时间越靠近 MaxLockInterval,用户的 IL 越小, IP 越大,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在锁定时间到期时,立即赎回本金然后再质押铸造 YT 来减少 IL,获取更多 IP,当用户锁定时间为 MaxLockInterval 时一定不会有 IL 。
通过上面的模型,OutStake 可以帮助长期质押者获得更多收益。我们认为质押本身致力于使背后的生态系统更去中心化与更安全,所以长期保护生态系统的用户更应该获得更多的奖励。
Last updated